我校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两项

2015-11-30 14:30 文、图/校团委 点击:[]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11月17至20日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经过4天激烈角逐,我校选送的2件作品《水热感应加热技术对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和《高强可溶解铝合金的开发及其在油气压裂领域的应用》双双获得国家级二等奖,黄剑锋、朱建锋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李文斌、李瑞梓两名学生团队负责人应邀赴香港科技大学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

《高强可溶解铝合金的开发及其在油气压裂领域的应用》在比赛中展示

《水热感应加热技术对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在比赛中展示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竞赛以“挑战青春,万众创新”为主题,开创“粤港合作”的先河。全国2000多所高校,200万大学经过层层选拔,有528所高校、1569件作品参加国赛初赛,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答辩,竞赛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38件、一等奖作品124件、二等奖作品318件、三等奖作品759件。我校两项作品荣获国家二等奖,陕西省共有5件作品获得一等奖,17件作品获得二等奖,23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我校自2012年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简称小挑)并获得金奖以来,已连续3年晋级国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参与地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浓厚了学校的创新氛围。校团委高度重视本次“挑战杯”竞赛备战,自去年9月份开始筹备,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节、“挑战杯”校内选拔赛、创新讲座,广泛征集、选拔、培育和完善作品。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积极配合协同,各学院也在政策和资金上不断加大支持。在本届“挑战杯”省级比赛中,我校申报的27件作品25件获奖,荣获特等奖2件、一等奖6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10件,并以出色的成绩被授予“优胜杯”荣誉称号。省赛决赛后,我校选送2件作品并参加国赛双双荣获国家二等奖。

据悉,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将于明年举行。校团委已启动"创青春“创业大赛培训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我校学子勇于实践,敢于圆梦。 

我校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国家二等奖作品介绍

项目名称:水热感应加热技术对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项目成员:李瑞梓、李文斌、惠亚妮、李多、李豆豆、曹杉杉、程娅伊

指导教师:黄剑锋、李佳胤、许占位

项目简介:为了实现电极材料的纳米化,克服其易团聚的缺陷并得到孔径可控的孔,本作品设计了片层生物碳基纳米复合多孔结构。采用水热感应技术,在片层多孔生物碳基体上实现了纳米颗粒的可控生长,通过纳米化和多孔化协同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制备的生物碳/钒酸铵正极材料以及生物碳/锡/钛酸锂负极材料都表现出了高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原料选择上实现了变废为宝,制备方法上具有反应温度低,效率高,周期短的优势。

项目名称:高强可溶解铝合金的开发及其在油气压裂领域的应用

项目成员:苟永妮、童涛、刘东明、官杰、杨洋、王志伟、杨欢

指导教师:朱建锋、张佩、秦毅

项目简介:高强可溶解铝合金所制备的密封球用于致密油气田的开采,起到启动压裂作业开关及完成段封堵的作用,目前常用钢质或轻质球,返排困难、易变形卡球。针对这一问题,本作品开发设计了一种高强可溶解铝合金材料,除了强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广、抗冲击性能好、溶解速率可控、易于加工、成本低廉等特点,该材料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封球在压裂施工后可自动溶解,无需返排,避免了返排液对地上土壤的污染,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有效的提高了油气开采效率。
(核稿:陈李斌 编辑:杜杨 学生编辑:康松磊)

上一条:我校召开“人才强校”战略相关制度建设座谈会 下一条: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