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延安上山下乡运动主体——北京知青,进行更为准确的认知和分析,2015年七月底,九游手机在线登入,九游(中国)“织青”团队不远千里赴首都与曾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期间有幸得到周总理之侄周秉和的接见,并听其讲述当年的知青经历。
眼前的周秉和伯伯,平头短发,国字脸,肤色略黑,笑起来时有两个明显的酒窝,和中学课本上出现的周恩来总理的确有些相像。起初,我们比较忐忑,略显羞涩,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说错话,手中的采访稿被攥成一卷长条。周秉和伯伯似乎察觉出我们的紧张,起身坐到了我们旁边。“看得出来你们此次采访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用紧张,就当平日聊天一样,有啥说啥。”。于是乎,我们放下心理负担,整理思路,与周伯伯交谈起来。
1969年1月9日,年仅17岁的周秉和踏上了前往延安的火车,此番离家,不知何时能归。远行的途中,他心中回荡的不仅是毛主席“知青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更有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的反复叮嘱“要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时刻记住你就是普通人,不要向外界讲自己是总理的亲属。”
“一下子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且是最艰苦的西北农村。一开始,大多数人是没有多高的觉悟,但是有共通的一条准则,那就是要生存。要生存,我就要劳动,才能挣工分,靠家里寄钱来养活自己根本不可能。”周伯伯说到。回忆起在延安县冯庄公社新庄科大队插队时,看到当地村民每日把各种杂粮,还有碾压剩出的麸子、糠煮在一块儿当主食,丝毫不见一点儿油花或是荤菜的影子,感觉辛酸的同时,最初的伙食都难以下咽。
“我不能辜负伯父伯母对我的期望!”。在多次自我鼓励下,周伯伯开始跟随村里的农民一块儿下地干活,由于虚心向村民请教,每天起早贪黑做活,周秉和很快就掌握了农活的基本耕种技巧。年纪轻轻,远道而来的周伯伯在连日来的劳作中逐渐消瘦,住在他隔壁的大婶于心不忍,把自己做的为数不多的馍馍送到他手中,望着热气腾腾的馍馍,当时的周伯伯就坚定只要呆在农村一天,就会尽全力帮助老乡。
尽管辛劳一直伴随着周秉和伯伯的插队生活,但也抵挡不住机遇的悄悄来临。由于在农村的良好表现,插队的第二年底,一直立志当解放军的周秉和伯伯通过一系列的考验,获得前去新疆军区当兵的机会。当他第一时间把自己当兵的消息分享给伯父伯母时,却被告知父亲在接受审查,自己现在已经违反了征兵政策,必须马上回到插队地。面对巨大的晴天霹雳,周秉和伯伯只能打道回府。就是在这段黑暗期里,亲人的鼓励发挥了巨大力量,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在百忙之中时时来书信,哪怕是在周总理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时还不忘寄些许钱来给侄儿。拥有了亲人的全力支持,周秉和伯伯从失望的阴影里走出,在第二个插队的地方河庄坪公社枣园村大队,一如既往的恪守本分,务农做工,直到1972年返回北京,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
“人呐,到了一定的岁数,就禁不住回忆起很多往事,一生看似有很多个阶段,但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可能还是那三年半的插队经历。”周伯伯感慨到。如今,花甲之际的他,是中国知青网的现任理事长,创建这样一个平台,就是希望给知青这个群体有九游手机在线登入,九游(中国)的交流机会,看着愈来愈多的知青活跃在网站上,畅所欲言或是发表自己的绘画、随笔、摄影等作品,周伯伯表示很是欣慰,同时他也会和中国知青网的秘书长马运昌伯伯一直致力于网站事业的发展,为广大知青开拓九游手机在线登入,九游(中国)可以展示自我,互动谈论的空间。
从周伯伯的口述中,我们看到了年少的他,在那片广袤黄土地上的奋力驰骋,体悟到他对伯父伯母的深切怀念以及陕北老乡恩情的铭记。他告诉我们,知青从来不是一个平面的概念,是一个立体的,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有着时代和阶级的复杂性。他所理解的知青精神有两个方面,即在个人层面。是要乐观的面对人生,积极进取,二是于国家而言,有责任,有担当,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访谈尾声,周伯伯说“知青群体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岁月,有许多正能量确实值得传承,非常高兴看到你们现在的青年学生来关注我们这个未来将消逝的群体,预祝你们取得成功!”
文化传播学院“织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内容为调研知青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以及知青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这一优秀品质的重要意义。实践团由来自编导、播音、英语、视觉传达4个专业的12名学生组成。从5月15号开始,历时近3个月,分别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12所高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1468份,采访了陕西知青艺术团团长、陕西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原延川县文安驿武装专干、延安知青文化展览馆馆长、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负责人等53名知青,拍摄纪录片21小时,采访录音615分钟,为进一步探究知青精神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可靠依据。实践团还利用播音主持和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制作“织青春网络广播电台”节目5期,剪辑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片《织青》1部。
(核稿:方润泽 编辑:杜杨)